甲级公路工程监理公司解读新《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有何不同?
矿山甲级监理公司 2024-04-23 11:33:43
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修订后的公路工程行业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以下简称新《规范》)。新《规范》在进行广泛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补充了有关桥
甲级公路工程监理公司解读新《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有何不同?
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修订后的公路工程行业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以下简称新《规范》)。新《规范》在进行广泛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补充了有关桥涵总体设计的要求,增加了桥涵设计使用年限、交通安全、环境保护、耐久性、桥梁结构监测和风险评估等的相关规定,增加了桥涵养护设施的设计要求,调整了作用组合分类及计算方法、汽车荷载标准的规定,增加了汽车疲劳荷载等标准值的规定,补充了地震设计状况的规定。河南建基甲级公路工程监理公司解读《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有何不同?
突出全寿命设计理念
为了实现公路桥涵结构的可持续发展,使工程建设总体效益达到最优,桥涵设计应采用全寿命的设计理念。设计使用年限是桥梁耐久性设计的前提也是全寿命设计的关键指标,《工程结构可靠性统一标准》(GB 50153-2008)、《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均明确规定了各类工程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新《规范》依照上位标准的规定,增加了公路桥涵主体结构和可更换部件的设计使用年限要求。
河南建基甲级公路工程监理公司认为,大型桥梁是国家或地区的交通命脉,其安全性至关重要。为了及时掌握大桥运营过程中的性能表现,防止突发性的坍塌事故的发生,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大桥进行运营期安全监测是极为必要的。目前这一点已逐渐得到了学术界、工程界以及政府部门的广泛认同,安全监测技术也逐渐在我国新建大桥中得到推广应用。从全寿命设计理念出发,大桥结构安全监测系统应在设计阶段统筹考虑。鉴于此,新《规范》规定,技术复杂的大型桥梁工程可根据需要设置必要的结构监测设施。
完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根据河南建基甲级公路工程监理公司对目前的分析,欧、美、日等国外规范均采用以可靠性理论为基础的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新《规范》在原《规范》的基础上,与国际接轨,进一步将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由理论落实到实践,贯彻到公路桥涵结构的设计中,修改完善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作用组合分类及计算方法。将作用效应组合修改为作用组合,使之同时适用于线性和非线性的情况。
由于地震作用是一种特殊的偶然作用,与撞击等偶然作用相比,地震作用能够统计并有统计资料,可以根据地震的重现期确定其标准值,与其他偶然作用的设计方法不同。因此,新《规范》增加了地震设计状况,并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中增加了地震组合。
通过采用多个可变作用组合时构件可靠指标的分析,新《规范》调整了组合值系数的规定,为了保持不同可变作用组合数目时构件的可靠指标不变,新《规范》中组合值系数统一取0.75。
着重提高结构安全性
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新《规范》修订时着重提高桥涵结构自身安全和交通运行安全的性能。在结构安全方面,新《规范》增加了疲劳荷载和桥梁钢结构的抗疲劳设计要求;从桥墩防撞方面考虑,增加了通航水域中桥梁及跨线桥桥墩设置的相关规定;适应汽车荷载的发展和变化,提高了跨径50米以下桥涵的车道荷载以及车辆荷载的分项系数。新《规范》从实际情况出发,补充完善了相关规定和要求,全面提高了桥涵结构的安全性。
在交通安全方面,新《规范》细化了桥头搭板的设计要求,降低桥头跳车的影响;补充了路侧危险情况下桥梁路缘石高度的规定,减少坠桥事故;提高了冰雪环境下桥梁纵坡的限值,改善行车条件;增加了桥梁护栏与桥面板可靠连接的规定,提高护栏的防撞能力;从桥涵设计方面提高了行车安全性。
为了在桥梁设计阶段降低和规避可预见的工程风险,提高结构安全和风险防范能力,新《规范》规定了公路桥梁应按相关规定进行设计阶段风险评估。河南建基甲级公路工程监理公司认为该项规定将交通运输部关于风险评估的相关政策落实到规范层面。
新版《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解决了老版存在的缺陷,河南建基甲级公路工程监理公司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同时也经历了几次《规范》的更改,随着我国公路桥涵设计的不断发展和更新,公路工程监理师的管理方法也在不断的创新和改革,这样才能做出与时俱进的工程,推进我国公路桥的建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