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级监理公司:静力压桩施工过程监理控制要点
机械静力压桩系采用静力压桩机将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分节压入地基土层中成桩。具有液压操作,自动化程度产,行走方便,运转灵活,桩位定点精确,可提高桩基施工质量;施工无噪声、无振动、无污染;沉桩采用全液压夹持桩身向下施加压力,可避免打碎桩头,混凝土强度等级可适当降低,比锤击法也可节省钢筋;施工速度快,压桩速度每分钟可达2m,比锤击法可缩短工期1。本法适用于软土、填土、一般黏性土层,以及居民稠密和危房附近环境保护要求的地区进行压桩施工。
(1)制作方法
① 混凝土制桩可在工厂或施工现场预制。现场预制多采用工具式木模板或钢模板,支在竖实平整的地坪上,模板应平整牢靠,尺寸准确。用间隔重叠法生产,桩头部分使用钢模堵头板,并与两侧模板相互垂直,桩与桩间宜用油毡等措施隔开,邻桩与上层桩的混凝土须待邻桩或下层桩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30%以后进行,重叠层数一般不宜超过四层。混凝土空心管桩采用成套钢管模胎在工厂用离心法制成。
② 长桩可分节制作,单节长度应满足桩架的有效高度、制作场地条件、运输与装卸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并应避免在桩尖接近硬持力层或桩尖处于硬持力层中接桩。
③桩中的钢筋应严格保证位置的正确,桩尖应对准纵轴线,钢筋骨架主筋连接宜采用对焊或电弧焊,主焊接头配置在同一截面内的数量不得超过50%;相邻两根主筋接头截面的距离应不大于35dg(dg为主筋直径),且不小于500mm。桩顶1m范围内不应有接头。桩顶钢筋网的位置要准确,纵向钢筋顶部保护层不应过厚,钢筋网络的距离应正确,以防锤击时打碎桩头,同时桩顶面和接头端面应平整,桩顶平面与桩纵轴线倾斜不应大于3mm。
④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不低于C30,粗骨料用5~40mm碎石或卵石,用机械拌制混凝土,坍落度不大于6cm,混凝土浇筑应由桩顶向桩尖方向连续浇筑,不得中断,并应防止另一端的砂浆积聚过多,并用振捣器仔细捣实。接桩的接头处要平整,使上下桩能互相贴合对准。浇筑完毕应护盖洒水养护不少于7d,如用蒸汽养护,在蒸养后,尚应适当自然养护30d方可使用。
(2)起吊、运输和堆放
当桩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的70%后方可起吊,吊点应符合设计规定或按图1所示位置设置吊点起吊。在吊索与桩间应加衬垫,起吊应平稳提升,采取措施保护桩身质量,防止撞击和受振动。
桩运输时的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的100%。长桩运输可采用平板拖车、平台挂车或汽车后挂小跑车运输;短桩运输亦可采用载重汽车,现场运距较近,亦可采用轻轨平板车运输。装载时桩支承应按设计吊钩位置或接近设计吊钩位置叠放平稳并垫实,支撑或绑扎牢固,以防运输中晃动或滑动;长桩采用挂车或跑车运输时,桩不宜设活动支座,行车应平稳,并掌握好行驶速度,防止任何碰撞和冲击。严禁在现场以直接拖拉桩体方式代替装车运输。
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排水良好。桩应按规格、桩号分层叠置,支承点应设在吊点或近旁处,各层垫木应上下对齐,并支承平稳,堆放层数不宜超过4层。运到打桩位置堆放,应布置在打桩架附设的起重钩工作半径范围内,并考虑到起吊方向,避免转向。
(3)作业条件
作业条件与钢筋砼打入桩施工相同。
咨询热线:15303715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