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管道安装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矿山甲级监理公司 2024-04-23 11:33:43
工艺管道安装工程监理实施细则,水利管道安装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工艺管道安装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一. 工程概况
(一).项目工艺管道
1.工艺外管
①.氟硅酸管(DN150):由磷酸装置经外管至冰晶石生产主厂房;
②.浓硫酸管(DN50):由硫酸装置经外管至冰晶石生产主厂房;
③.低压蒸汽管(DN200):由磷酸锅炉房经外管至冰晶石生产主厂房;
④.循环冷却上水管(DN100);由循环冷却水站经外管至冰晶石生产主厂房;
⑤.循环冷却回水管(DN100);由冰晶石生产主厂房经外管至循环冷却水站;
⑥.压缩空气管:由空压站经外管至冰晶石生产主厂房;
⑦.污水管:由污水收集池经外管至氟硅酸钠污水处理站;
⑧.生产及消防用水管:由生产及消防给水管网经外管至厂区生产及消防给水管网;
⑨ .生活用水管:由生活给水总管经外管至厂区生活用水总管;
2.装置内工艺管道
装置内各种液体、气体物料管道。如:氟硅酸、硫酸、煤气等管道。
3.工艺管道分布
装置内的工艺管道分布在罐区、煤气发生站、冰晶石厂房。
灌区主要有:氟硅酸管、硫酸管、工艺水管。
煤气发生站主要有:煤气管
冰晶石厂房内主要有:氟硅酸管、硫酸管及其他工艺管道。
(二).管道材料及阀门型号
序号 |
输 送 介 质 |
管道材料 |
阀门型号 |
1 |
仪表空气 |
20﹟ GB/T8163 |
截止阀 |
2 |
生活水、工艺水 |
Q235-A(镀锌管) GB/T8163 |
截止阀、闸阀 |
3 |
放空气体 |
Q235-A GB/T8163 |
截止阀、闸阀 安全阀 |
4 |
低压蒸汽、低压蒸汽冷凝水 |
20﹟ GB/T8163 |
截止阀、闸阀 |
5 |
氟硅酸、母液、硫酸、污水 |
钢骨架塑料复合管 |
衬丁基胶隔膜阀、衬四氟球阀 |
6 |
含氟气体管 |
CS+RL、CS+304 |
衬丁基胶隔膜阀、衬四氟球阀 |
7 |
料浆管 |
钢骨架塑料复合管 |
耐磨型胶管阀 |
(三). 管道敷设方式
工艺外管采用架空敷设,生产、消防给水管网采用埋地敷设。
二. 编制依据
1.《监理规划》
2.《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
3.《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2009年修改版)
4.国家及政府有关部门颁发的有关质量管理的文件。
5. 施工图设计文件及其它相关文件资料
8.《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
9.《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
10.《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 D0001-2009
11.《压力管道使用登记管理规则》TSG D5001-2009
12.《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GB/T20801-2006
13.《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ZF001-2006
14.《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告知书》TSZS003-2003
三. 质量目标
(一)对施工单位的要求
1.本工程的施工单位(至少要取得压力管道施工许可)必须要取得相应资质;
2. 施工单位必须编制详细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中至少要有压力管道的施工技术方案);
3. 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有相应资格证书;
(二)对进场材料进行严格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管理,使施工质量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规范、设计技术要求。
四.质量控制要点
1.压力管道安装前,施工单位必须按《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告知书》要求向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安装告知,并进行备案。
2.进场材料
⑴材料在进场后,使用前必须向监理单位申请报验,报验时必须提交报验材料的名称、规格、数量清单,管道组成件、管道支承件及焊接材料必须有制造厂的质量证明书、合格证,其质量不得低于现行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规定;未经监理工程师现场查验签证不得使用。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必须退场。
⑵.管道组成件、管道支承件使用前,应按设计要求核对其材质、规格、型号、质量及技术参数,并按技术规范进行检验,不合格者不得使用;
⑶.特殊材料管道组成件使用前,应逐件采用光谱分析或其它方法对材质进行复查,并作出材质标记。材质必须符合要求。
⑷.设计压力大于1MPa或设计压力小于等于1MPa且设计温度大于186℃的蒸气管道阀门和疏水管道阀门,应逐个进行壳体压力试验和密封试验。不合格者,不得使用;试验必须有记录。
⑸.设计压力小于等于1MPa且设计温度小于186℃的其他管道阀门,应从每批(同制造厂、同规格、同型号)中按不少于10%,且不得少于1个的比例抽查,进行壳体压力试验和密封试验。当不合格时,应加倍抽查,仍不合格时,该批阀门不得使用;
⑹.阀门的壳体试验压力不得小于公称压力的1.5倍,试验时间不得少于5min,以壳体填料无泄漏为合格;密封试验以公称压力进行,以阀瓣密封面不漏为合格。试验合格的阀门,应填写“阀门试验记录”;
⑺.公称压力小于1MPa且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600mm的闸阀可不单独进行壳体压力试验和闸板密封试验。壳体压力试验宜在系统试压时按管道系统的试验压力进行试验;
⑻安全阀应按设计文件规定的开启压力进行调试。每个安全阀启闭试验不得少于3次,调试后应填写“安全阀最初调试记录”。
3.管道的制作加工、焊接、安装
管道的制作加工、焊接、安装,施工单位必须制定相应的工艺规范,编制焊接施工组织设计和拟订技术措施,编制焊接作业指导书,焊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严格按照《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及作业指导书进行施工作业。
钢骨架塑料复合管的制作、安装、检验必须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
4.管道的检查、检验和试验
⑴.施工单位应通过其质检人员对施工质量进行检验。
⑵.对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质量(管道组成件、管道支承件)经常进行监督检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施工质量提出整改意见,并监督其整改。
⑶.合金钢管道系统安装完毕后,应检验材质标记,发现无标记时必须重新查验材质。
⑷.管道焊缝的外观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有关规定,对要求进行表面无损检验的督促进行检验,并符合要求。
⑸.焊缝表面应按设计文件的规定,进行磁粉或液体渗透检验,有热裂纹倾向的焊缝应在热处理后进行检验。
⑹.磁粉检验和液体渗透检验应按国家标准《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的规定进行。
⑺.焊缝表面经检验有缺陷不合格时,应及时消除缺陷重新检验,直至合格。
⑻.管道焊缝的内部质量,应按设计文件规定进行射线照相检验或超声波检验。射线照相检验和超声波检验的方法和质量分级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的有关规定。
⑼.无损检测单位必须具有相应资质,其检测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
⑽. 对设计压力大于1MPa的管道焊缝至少应进行5%的射线照相检验,其质量不得低于Ⅲ级。抽查比例和质量等级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⑾. 对不要求进行内部质量检验的焊缝,施工单位的质检人员应全部进行外观检查。
⑿.当检验发现焊缝不合格时,必须进行返修,返修后应按原规定方法进行检验。
⒀.当抽样检验未发现需要返修的焊缝缺陷时,则该次抽样所代表的一批焊
缝应认为全部合格;当抽样检验发现需要返修的焊缝缺陷时,除返修该焊缝外,
还应采用原规定方法按下列规定进一步检验:
a.每出现一道不合格焊缝应再检验两道该焊工所焊的同一批焊缝。
b.当这两道焊缝均合格时,应认为检验所代表的这一批焊缝合格。
c.当这两道焊缝又出现不合格时,每道不合格焊缝应再检验两道该焊工
的同一批焊缝。
d.当再次检验的焊缝均合格时,可认为检验所代表的这一批焊缝合格。
e.当再次检验又出现不合格时,应对该焊工所焊的同一批焊缝全部进行
检验。
⒁. 对要求热处理的焊缝、热处理后应测量焊缝及热影响区的硬度值,其硬
度值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当设计文件无明确规定时,碳素钢不宜大于母材硬度
的120%;合金钢不宜大于母材硬度的125%。检验数量不应少于热处理焊口总数的10%。
⒂.需要热处理的管道焊缝,应填写“热处理报告”。
⒃.压力管道上的安全阀必须符合《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ZF001-2006的要求。
⒄.管道安全阀必须经有资质的单位进行调校合格后,方能安装在管道上。
⒅.管道安装完毕,热处理和无损检测合格后,应进行压力试验。施工单位应编制压力试验方案,并报监理单位审查。压力试验应符合《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的规定。管道压力试验时,应有业主代表、监理人员参加。压力管道压力试验时还必须有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代表参加。压力试验合格后,施工单位应及时填写“管道系统压力试验记录”,报相关人员签字认可。
⒆.压力管道试压合格后,施工单位必须尽快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监督检验合格证书。
5.管道的吹扫与清洗
管道在压力试验合格后,施工单位应负责组织、业主配合、监理参与对管道进行吹扫或清洗(简称吹洗)工作,并应在吹洗前编制吹洗方案,并报监理部审核。管道吹洗结束后应填写“管道系统吹扫及清洗记录”及“隐蔽工程(封闭)记录”。
6.管道涂漆及绝热
⑴管道的涂漆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工业设备、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涂料应有制造厂的质量证明书。
⑵.涂料的种类、颜色、涂敷的层数和标记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⑶.涂漆的施工方法、注意事项、涂层质量要求应符合《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第9章规定。
⑷.管道绝热工程的施工及质量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设
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规范》的规定。
⑸.管道绝热工程的施工应在管道涂漆合格后进行(当需要涂漆时)。施工前,管道外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冬、雨季施工应有防冻、防雨雪措施。
⑹.管道绝热工程材料应有制造厂的质量证明书或分析检验报告并应复验,种类、规格、性能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⑺.管道绝热层施工,除伴热管道外,应单根进行。
⑻.需要蒸汽吹扫的管道,应在吹扫后进行绝热工程施工。
7.工程交接验收
施工单位按合同规定的范围完成全部工程项目后,督促施工单位按验收标准规定进行自检,合格后再提交申请验收报告,监理部组织验收。
⑴.工程交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对工业金属管道工程进行检查,确认下列
内容:
A.施工范围和内容符合合同规定。
B.工程质量符合设计文件及《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的规定。
C.工程交接验收前,施工单位应向建设单位提交下列技术文件:
a.管道组成件及管道支承件的质量证明书或复验、补验报告。
b.施工记录和试验报告:
(a)阀门试验记录。
(b)隐蔽工程(封闭)记录。
(c)安全阀最终调试记录。
(d)管道补偿装置安装记录。
(e)热处理报告。
(f)管道系统压力试验记录。
(g)管道系统吹扫及清洗记录。
(h)射线照相检验报告。
(i)超声波检验报告。
(j)磁粉检验报告。
(k)渗透检验报告。
(l)其他检验报告。
c.设计修改文件及材料代用报告。
d.要求 100%射线照相检验的管道,应在单线图上准确标明焊缝位置、焊缝编号、焊工代号、无损检验方法、焊缝补焊位置、热处理焊口编号。对抽样射线照相检验的管道,其焊缝位置、焊缝编号、焊工代号、无损检验方法、焊缝补焊位置、热处理焊口编号等应有可追溯性记录。
e.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压力管道质量监督检验合格证书。
f.工程交接验收时确因客观条件限制未能全部完成的工程,在不影响安全试车的条件下,经建设单位同意,可办理工程交接验收手续、但遗留工程必须限期完成。
g.竣工图。
五.监理控制要点
1.施工图出齐后,督促相关各方熟悉图纸,对施工图进行图纸会审,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在第一次工地例会上与施工单位进行技术及工作程序的交底工作,同时督促施工单位自上而下技术交底。要求施工单位编制具体的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2.严格检查施工单位在施工中使用的机具设备及质量检测工具,使其在性能、数量上满足施工需要。
3.检查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并使其在工程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对特殊工种,要求持证上岗。
4.材料控制上,严格按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尤其对合金管道材料必须严格控制。把好质量关。
5.在质量、进度控制上,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及施工合同要求。对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书面监理通知形式,报送各方,并督促整改落实。
6.督促严格进行管道的检验、试压、吹扫工作,坚持上道工序不合格,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坚持每道工序结束后,相关各方进行验收会签工作。
7.管道质量控制要点:
①.把好管道组件材料关。特别是合金管道组件材质的复查。
②.管道组件安装质量的控制。特别是管道焊口焊接质量的控制。
③.管道检验、试压、吹扫过程质量的控制。
8.严格控制工程变更。由变更设计提出者向监理部报送工程变更报告单(包括附件附图。在涉及管道组件主要材料、设备型号变更时,应附原设备材料的型号、主要技术规格、生产厂商、配件和新设备材料的型号、配件等 )一式四份,监理部在对变更报告单审核后,提出监理意见,在按照相关变更设计审批程序进行审批,经审批后,由监理部下达“工程变更令” ,施工单位执行。
9.行使质量监督权下达停工指令。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有权指令施工单位立即停工整改:
①.未经检验即进行下一道工序作业者。
②.工程质量下降经指出后,未采取有效改正措施,或采取了一定措施,但效果不理想,又继续施工者。
③.擅自采用未经认可或批准的材料、设备。
④.擅自变更设计图纸要求的。
⑤.擅自将工程转包。
⑥.擅自让未经同意的分包单位进场作业。
⑦.没有可靠的质保措施贸然施工,已出现质量下降征兆。
六.施工阶段进度控制
1.进度的事前控制
①.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进度计划是否符合总工期控制目标的要求。
②.审核材料供应单位提交的材料供应进度计划的合理性和协调性。
③.审核材料供应单位提交的材料材质、规格、型号、技术要求是否与标书设计相符,供货时间是否保证。
④.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方案中充分利用时间、空间、气候,保证工期所采取的施工技术组织措施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2.进度的事中控制
①.建立反映工程进度状况的监理日志。逐日记载完成的实物工程量。同时,如实记载影响工程进度的内、外、人为和自然的各种因素。暴雨大风、现场停电、停水等注明起止时间。
②.工程进度的检查。审核施工单位每月提交的工程进度报告。重点审核: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的差异。
③.按合同要求,及时进行工程计量验收、进度方面的签证。
④.工程进度的动态管理。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发生差异时,应分析原因,并提出进度调整的措施和方案,必要时调整工时目标。
⑤.定期向总监报告有关工程进度情况。
3.进度的事后控制
当实际进度与计划发生差异时,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督促施工单位采取以下措施:
①制定保证总工期不被突破的对应措施:包括技术措施、组织措施、经济措施及其他配套措施,并制定总工期突破后的补救措施。
②调整相应的施工计划、材料设备、资金供应计划等,在新的条件下组织新的协调和平衡。
七.施工阶段投资控制
1.投资的事前控制
①熟悉设计图纸、设计要求、招标投标文件,掌握工程费用最易突破的项目和环节,从技术上明确投资控制的重点。
②.预测工程风险及可能发生索赔的诱因,制定防范性对策,减少索赔的发生。
③.按合同要求,及时提醒业主向施工单位提供设计图纸等技术资料和工作场地,不因由此违约而造成索赔条件.
2.投资的事中控制
①.按合同规定,及时答复施工单位提出的问题及配合要求,不因违约而形成索赔的条件.
②.施工中注意搞好设计、材料、设备、土建、安装及其他外部协调、配合,不造成对方索赔的条件。
③ 工程变更、设计修改变更要慎重,事前应进行技术、经济合理性的预分析。④.严格经费签证制度,凡涉及经济费用支出的变更和签证,应报总监和业主审核和审批后方才有效.
⑤.按合同规定,检查、监督施工单位执行合同的情况,使其全面履约;并及时支付进度款,不要造成违约。
⑥.定期向总监、业主报告工程投资动态情况。
⑦.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签证和计量:
a. 没有开工报告或虽有开工报告,但未经批准,擅自开工的。
b. 应报监理单位检查签证的工序,没有报告或未经检查、签证而擅自施工的。
c. 未经“验标”进行质量评定或质评不合格,资料不完整的项目。
d. 主要材料、设备无出厂合格证或缺少应有的资料的。
e. 因施工质量不合格,要求返工而为返工处理的。
f. 因施工质量事故返工,尚未确定事故等级、填写事故报告的。
g. 由于工程质量不合格或质量事故返工增加工作量的。
h. 资质审查不合格或手续不全的施工单位施工工程的。
i. 未按规定的签证工序擅自设计的。
3.投资的事后控制
①.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结算书的工程量。
②.公正地处理施工单位提出的索赔申请。
八.安全文明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除进行施工质量控制外,还必须进行安全控制。以“人”为安全控制的核心,重点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督促施工单位从施工方法和施工组织上加强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科学管理,贯彻执行国家关于施工安全生产、安全技术、工业卫生及管理方面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条例,拟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管理规章和安全操作规程,并送交监理部备查。
2.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和完善有关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制度(如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责任制度、管理制度、检查制度、教育制度、统计分析和报告制度),参与组织施工人员,尤其是对特殊工种和危险作业的工人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安全技术培训、考核,以防患于未然。
3.审核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措施的同时,审核有关安全技术、环境保护措施方案,以符合安全施工的要求。
4.在审核新技术、新工艺等方案时,审核有关相应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5.在现场旁站监理中,发现安全隐患,应督促施工单位限期整改;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应立即制止。
6.针对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研究并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改善劳动条件,消除不安全因素,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做好安全控制监督检查工作,及时参与组织安全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
7.督促施工单位搞好材料、机具设备及施工场地的科学管理,保证施工现场环境符合要求,做到文明施工。
8.协助施工单位进行安全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