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建基讲解如何利用工程监理软件进行计算机辅助监理
1.规范监理,减少监理人员操作误差监理作为一种行业,它主要是为业主的项目建设提供一种服务。这种服务实施于项目建设过程,体现在项目最终目标实现的程度之中, 因而是一种无形的难以量化的产品。如何切实提高这种服务水平,使监理工作保持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软件发挥了很好的功能。
软件为监理工作提供了一个规范的操作框架。这种规范建立在现有法规和制度的基础上,辅助用户减少工作中不应出现的偏差和疏漏。它不只简单地提供一些文本和信息,指示用户如何操作,而是把这种规范融入到使用过程中。以文档管理为例,软件为监理可能使用的各种文件设置了标准格式或表格,并可利用计算机判断用户填入数据的类型,尽可能地防止错误数据的填入。这实际上规范了用户对监理文件的正确用法,并使生成的文件由系统统一归档管理, 从而根本上防止了保管过程中出现的遗失或难以查阅的现象。从使用者角度出发,既不希望这种规范和框架限制住自己的创造性和灵活性,也不希望它限制住不同公司的个性发展。在这点上软件也作了有益尝试,从文件代码到文件格式都允许用户进行改动,并引入自定义文档功能,使用户能在制订本公司文档标准时,在规范的系统支持下有很大弹性区域。
2.把握开发重点,简化监理工作繁琐事务软件把监理事务操作中最需要计算机处理或辅助管理的信息进行了全面归纳,充分发挥了计算机潜能,把人从繁琐的事务中解放出来。前述的文档管理便是一例。还需值得一提的是质量评定模块,利用这个功能,监理工程师只要专注于收集数据,其它繁琐的数据统计和程序化的评定工作均可由计算机自动完成。面对计算机的统计和评定结果,监理工程师也不处于被动状态 ,因为程序赋予他一定的修改权限,以适应特殊工程的评定。利用软件所节约的时间和人力,对监理公司来说就是一种效益;同时还可大幅度减少评定结果的误差率,对提高监理工作的质量水平起到一定辅助作用。如果软件不体现监理业务与计算机功能的最佳结合,只是孤立地把各项事务电脑化,这样的软件就不是监理工程师的辅助工具了。
软件开发者在这方面走过了一段比较曲折的路。如投资控制中的工程项目清单在初级版本中全部由用户自己输入,这对于任何一个工程都有很大的工作量,使用也很不方便。究其根源,就是监理业务与计算机功能上没有找到最佳结合点,当前版本中一般都有“定额库维护”的“数据传输”功能,基本解决了上述问题,从而带动了整个模块功能的使用。当然作为一个用心使用软件的用户,对软件还有更高的期望值,这种期望一般来说就是潜在的结合点。软件的升级和功能改进就是不断地寻找最佳结合点的过程。作为用户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选择较适用的软件,并进行不断地升级和功能改进。
3.增强处理功能,开拓监理软件设计新思路当前软件有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是:尽可能利用计算机处理事务,而不是简单地收集、汇总和显示信息。以工程项目监理软件SRIBS-2.2版中分项工程工序质量控制为例,该模块表现出软件设计的一个新思路。计算机在收集施工数据的基础上,便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当质量数据不符合有关验收规范和标准时,系统会自动报警并提供可能的原因分析,并自动生成质量问题或质量事故档案卡;当进度不符合常规情况时,同样会提示生成质量问题档案卡。
最终对每个分项工程形成一整套完整的施工档案,用户可以对各方面的数据进行检索与查询,从而初步具备了专家咨询系统的功能。这种功能有助于把监理人员从消耗在某些事物性工作上的精力有效地解放出来,专心于其它技术性工作或管理工作。
4.应用先进技术,推动计算机辅助监理软件把计算机领域先进的手段应用于监理行业,丰富了监理的管理方法。当前软件中的通讯网络充分发挥了计算机远程通讯的新功能,使得工地上的文件和数据能及时上报监理公司本部。
公司通过察看这些数据,不仅可监督具体项目是否按规范操作,而且能起到宏观调控公司运营的作用,从而对合理安排公司人员、设备等资源都可发挥作用。目前软件在这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如何适应不同管理模式,进一步深化管理功能,完善管理手段,对软件开发者来说都是新课题。
咨询热线:15303715560